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考哪些科目)




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考哪些科目

一、课程基本情况

《社会分层与流动》是社会学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教学对象为社会学系大三学生,教学总学时为 32 学时。

课程关注社会结构层化和社会不平等问题,聚焦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和社会治理等方面,达成“传授专业知识、培养思辨能力、塑造核心价值”三位一体课程总目标。教学总体要求包括:第一,知识落地。熟练掌握国内外社会分层理论发展脉络和具体内容,合理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社会分层问题。第二,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利用“多元考核”锻炼学生课堂展示、课后阅读、社会调研与实践等能力。第三,实践转化。依托社会调研和专业实习等环节,观察与认识社会,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价值。

二、“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和教学设计

本课程紧密围绕学校“重德重能,求实求新”办学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上,以培养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在课程建设中充分挖掘社会学关注民生、弱势群体、社会治理等思政契合点,形成“理论学习—中国研究—经验反思—社会实践”四位一体课程链条,在深化专业教学,加强实践转化的基础上,塑造学生扎实学问、自主探索、团队合作、认识社会、服务中国的品质。

在教学设计上,本课程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将其分为四部分:

第一,基础更牢,扎实学问。注重社会分层基础知识学习和前沿领域扩展,在学习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同时,不断和中国经验对话,探讨西方关于阶级、区隔、共同体等理论对中国分层研究的适用性。

第二,专业更专,提升能力。课程创新“专题”教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突破原有课程框架体系的局限性,结合学术与社会热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为职业分层、教育公平、性别平等、婚姻匹配、地位获得等 12 个专题,在每一专题中配套丰富的案例教学、书籍和文献精读,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民生问题,在西方理论反思中强化文化自觉,在中国民生问题研讨中探索社会治理之路。

第三,课堂更新,学生为主。依托“智慧树”平台进行翻转课堂建设,设计全课程翻转体系,采用多元考核方式,将课前学习、课堂互动、小组展示、课后练习等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团队配合、独立科研等能力。

第四,实践更活,导向服务。专题课结束后,借助 12 周的专业实习机会,组织学生们进行在地社会分层调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在社会调研实践中培养求真求实品质,践行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专业价值理念。

三、“课程思政”教学特色和创新

随着“ 00 后”成为校园主体,学情上已悄然发生改变。作为“生而触网”的一代,学生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勇于挑战权威,更加自信、乐于表达,更关注热点问题,在多元价值冲击下希望找到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正路。因此,如果讲授内容脱离实际,无法回应他们关心的问题,就无法真正引导他们学习知识,建立正确的看待问题观念。基于此,本课程创新教学策略,形成以专题教学为中心,贯穿课程思政的“五环三思”教学模式。

第一,以“专题教学”统领课程体系改革。依据分层重点、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焦点等指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为多个专题,使教学效果更有时效性和针对性。每个专题设置“中国分层问题”环节,配套丰富的案例教学、书籍和文献精读,回应现实问题,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课程思政”为专题脱敏保驾护航。课程关注社会结构层化和不平等问题,难免会出现“不太和谐”的案例,我们从“民生问题、弱势群体、社会治理”等结合点出发,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设置“中国分层问题”环节,将民生领域的教育公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中国新社会阶层、中国式结婚、精准扶贫问题等问题带入课堂,帮助学生在前沿理论、真实案例与丰富数据的基础上,培养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扎实地学习,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进而探索社会治理发展之路,树立立足专业、认识社会、服务中国的价值信念。

第三,“翻转课堂”助力学生主动探索精神。本课程依托“智慧树”平台完成了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围绕 12 个专题拍摄了约 200 分钟的教学视频。课前发布自建视频和平台相关视频,通过自测题检查学生理论学习情况。

课堂中充分利用平台的课堂组织功能,每节课都设计弹幕、抢答、随机点名、头脑风暴和答疑等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其次,以“专题”为单位将学生分组,进行 20 分钟左右的课堂展示。然后由教师辅助开展热议话题讨论,保证所有学生都充分参与互动。

每堂课后都配有思维导图,并在课程群进行答疑。通过平台发布课后作业,一是课后练习题,巩固知识点;二是课堂互动时意犹未尽的话题;三是精读文献,梳理论文结构图。“学-练-模仿-实践”融为一体。此外也会发布一些影视资料,提升学习兴趣。

第四,“团队教学”实现师生研学一体化。课程打破了教师专业研究领域局限性,打造兼具广泛性、前沿性和包容性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团队的研究方向覆盖了社会政策、社会治理、社区建设等多个领域,在集体备课、丰富课程环节和指导实践教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学生们将自己在田野调查中获得的丰富一手资料深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教师也会将课程调研与研究课题紧密结合,在指导过程中推进研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五,“多元考核”保障课程效果落到实处。为保证“翻转课堂”和“课程思政”质量,培养学生诚信与持之以恒品质,课程重新形成了多元考核评价模式,常规部分包括平时成绩 40 %,课堂展示 10 %,期末闭卷考试 50 %。平时成绩依托“智慧树”平台以百分制计算,具体细化为考勤、课前学习表现、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和两次过程性考核;创新部分体现在过程性考核,一是全体阅读书籍,开展读书会,完成读后感;二是配合专业实习,在实习机构里完成社会分层主题调研。在成绩评定上,课堂展示由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两部分组成,调研成绩由团队指导教师完成。

此外,“学生评价”成为课程更新的风向标。课改过程中利用Mycos系统开展教学质量专项调查,并结合重点问题开展小型座谈会,实时了解学生的课程满意度和自我评价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更新发展。教师通过平台数据、课堂上下交流等捕捉学生动态,提升学生自觉学习动力。

“五环三思”示意图

四、“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具体案例

第七章《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

一、教学目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相结合。

1. 知识:

(1)厘清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习教育公平基本概念、社会功能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国内外关于教育公平的基础理论。

(2)掌握教育机会平等的三个维度及意义:学习教育机会均等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平等,以及教育资源获得的两种不同路径。

2. 能力:

(1)能够独立形成教育分层的基本学习脉络:通过课堂讲授和文献阅读,梳理、比较国内外教育公平问题及其相关政策的发展脉络,尝试理解国内外的异同及原因。

(2)有能力分析具体教育分层现象和问题:结合具体案例和数据,分析我国教育公平的表现及原因,掌握恰切分析中国问题的思路。

(3)能够完成相关课堂展示和课堂讨论:用社会分层理论清晰表达观点,锻炼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

3. 价值:

(1)培养学生建立社会学想象力: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积极讨论,使学生保持对社会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培养社会学思维。

(2)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通过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关注教育弱势群体,为即将到来的专业实习积累理论和方法,更好地开展调研和社会服务。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及创新精神:在自评互评过程中,建立学生批判思维,引导学生发展当前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并思考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形成“理论学习—中国研究—经验反思—社会实践”四位一体课程链条。

1. 理论学习:

(1)明确“教育公平”的两方面和三维度。教育权利公平和教育机会公平;起点平等、过程平等、结果平等。

(2)介绍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测量。介绍教育起点的机会不平等,即教育获得的机会不平等,分为两种方式测量:一是测量不同阶层家庭子女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异;二是考察不同阶层家庭子女在特定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的差异,如高中入学机会或者大学入学机会。

(3)介绍教育资源获得的两种路径。一是资源转化路径,分为不同教育阶段讲解,结合丰富数据、文献与案例介绍理论;二是教育获得的文化再生产路径,了解习得的文化资本帮助子女获得更高教育成就的路径。

2. 中国研究:

(1)介绍我国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迁。以 1978 年经济体制改革为界,由两个问题引出我国教育机会公平变迁的讨论。一是改革前,“去分层化”政策能否抑制教育机会不平等;二是改革后,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

(2)我国教育分流和教育机会不平等。介绍我国教育系统分化的两个维度。一是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轨,二是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分化,进而讨论教学分流在教育机会公平方面发挥的作用。

3. 经验反思:

(1)比较国内外教育发展数据,展示我国从“教育弱国”到“教育强国”的变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教育水平极大提高。

至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小学教育得到普及;2000年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11 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19 年,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也进入普及化阶段,超过半数的适龄青年迈入大学校门。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2)客观看待我国教育发展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在各阶段教育中都有所体现,正确理解教育机会不平等和社会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看到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可以通过政策和个体努力改进。

4. 社会实践:

(1)社会调研:通过“过程性考核”的社会调研作业,选取某一教育分层研究方向,通过问卷或访谈的方法进行教育公平主题调研。

(2)专业实习:结合大三专业实习,在妇联、学校、总工会、团市委、社区等机构进行教育分层调研,并对困境儿童等相关弱势群体开展社会服务。

三、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与多元考核相结合。

1. 课前:

(1)按照教学日历,提前通过微信群和“智慧树”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并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2)提前一周与小组展示学生敲定主题和课堂讨论话题,并多次通过邮件和腾讯会议方式修改小组展示内容。

(3)课堂讨论主题选定后,提前把相关材料通过微信群发送给学生,保证课堂讨论环节高效完成。

2. 课中:

(1)借助“智慧树”平台的课堂组织功能,通过投票、抢答、随机点名、弹幕等方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2)学生以“教育公平和社会分层”为主题进行 20 分钟ppt展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3)结合本节课知识点和学生展示的主题,延伸介绍社会新闻,组织全体同学进行课堂讨论。介绍近期的一则社会新闻《“福娃”碾压牛娃,升学摇号揭晓,鸡血妈妈最悲伤》,讨论主题为“民办校加入摇号,能促进教育公平吗?”

3. 课后:

(1)通过“智慧树”平台发布本节课程ppt、学生展示ppt和相关阅读文献。

(2)通过平台发布本节课作业,包括基础练习题、阅读文献并梳理文献结构图、对课堂讨论环节意犹未尽的讨论(选做)。此外,发布相关影视作品链接(《银河补习班》等),缓解学习压力。

四、课程思政反思

第一,结合学术热点与学生关注点,设置“教育分层”专题研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育资源分配中的机会平等问题。教师不断更新前沿知识,通过真实案例与丰富数据,正确认识我国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看到国家、社会和个体所做的努力,认可教育机会不平等是可以通过政策和人们的努力进行改革,让教育能够更多发挥的正功能,培养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探索社会治理之路。

第二,借助“翻转课堂”创新教学形式,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体系。利用“智慧树”平台进行改革,将自主学习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师与学生共建课程平台资源,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主动解决问题的使命感。

第三,学生获得更多发挥空间,打破学习、科研和实践界限,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服务的有效转化。学生用课堂学到的教育公平理论和方法指导社会调研,再将现实经验进行理论升华,成为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的选题依据,保证学习的连贯性和深入性,同时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服务理念,实现专业价值。

课程流程图

五、教学效果与成果展示

本课程采用校内外专家听课、学生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专家同行评价方面,每学期至少有 2 名学院领导和 3 名同行参与听课。其中,学院领导平均打分为 97 分,认为教师在讲授内容详实,分析深刻,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师生配合默契;同行教师平均打分为 97 分,认为教师教学环节设计清晰明了,讲课循序渐进,课程能结合思政内容,把握深刻新颖的设疑方向,实现价值观引导。

学生评价方面,主要运用“Mycos 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制定问卷征询意见,并结合重点问题开展小型座谈会,实时了解学生的课程满意度和自我评价情况。多年份数据资料显示,课程改革后学生普遍提升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考核和教师表现等的满意度;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考试平均分提高 10 分,很多学生围绕社会分层方向进行选择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主题,探索教育公平、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城市化等相关问题,在调研和写作中培养求真精神、责任意识,体现了课程对学生发挥了价值引领、专业培养的作用。

在推广性上,本课程作为社会学专业课,已通过“优学堂”等观摩和研讨方式向其他应用社会学课程进行推广;录制多节天津市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依托“智慧树”平台完整录制自建教学视频;教研专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对话”在课堂内外进行成果转化。

学生进行课堂展示

师生通过“思享”第二课堂开展主题讲座

师生开展读书小组会

学生进行社会调研与服务

学生作业展示 1

学生作业展示 2

六、教师感悟

《社会分层与流动》在性质上是一门“哀民生之多艰”的课程,“三思后行”是其教与学的理想状态,即三观正、思考深、承前启后、知行合一。课程要有理论的深度,带领学生学习等级的标准,流动的类型,社会变迁的相关机制;课程也要人情的温度,在中国分层专题的学习之后,不是冷眼旁观社会问题,而是用众力众智,善假于物,去哀民生之多艰。

课程秉持此理念,自 2018 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至今,已完整进行五轮改革实践。总结教学改革经验,我们认为课程建设的优点包括:第一,价值导向明确,问题意识突出。本课程采用专题教学方法,把 12 个学生关心的社会分层问题以专题形式展现出来,注重建立知识与思政衔接的多维互动体系。在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考试考核和社会实践等环节渗透思政内容, 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专业品德、身体力行的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远大志向。

第二,教学方式创新,翻转课堂贯穿课堂前后,专业实习延伸校园内外,形成教学与产出完整链条。本课程利用专业实习的契机,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良好转化,锻炼学生社会调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并形成社会经验新认知,进一步指导专业能力提升。

第三,课程团队分工明确,合作教学。团队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辅助讲座辅导等形式,发挥各自研究专长,做到教育资源最优化利用。在更新学生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促进教师科研成果生产,同时也更好地指导学生分组调研,因题施教。

今后课程建设中,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在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深入实践翻转课堂建设、继续跟进实习基地建设和加强课程团队实力等方面下功夫,明确改革方向,更新改进措施。

此外,翻转课堂形式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高阶性、挑战性等特点,要持续关注学生发展,结合“ 00 后”学生特点不断探索创新,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内外得到提升。

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考哪些科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