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硕规培几年(医学学硕规培几年)




学硕规培几年,医学学硕规培几年

——凝雨蝶/文

原题《医学博士》第008章 渐远的梦想

工作继续,其他同事也急急忙忙用餐后回病房开始收治病号,处理医嘱和操作。

忙了一天,下班时间是最为开心。

“据说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后,又开始上演专业化培训。”同为规培生的黄英似乎对未来前景充满迷茫。

“是啊。”刘娜忙着手里的最后一份病历书写,草草回了句。

见到刘娜的淡定,黄英似乎比较意外。毕竟这位刘娜学姐博士毕业,属于高龄青年,对于前途渺茫,倘若服从正常人的焦虑,应该有些情绪波澜。“如此惊心动魄的消息,你竟然无动于衷。”

刘娜泰然自若,抬头认真回答了黄英的问题。

“习惯啦。本科完成,社会上流行着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结束,又说是博士更光荣,于是跟风地也上了博士。这不,博士一毕业便热火朝天地迎来了规范化培训,规范化培训一毕业又稳步赶上专业化培训,这就叫与时俱进。习惯做医疗界改革的‘小白鼠’,长期用药后的神经麻痹后遗症。”

黄英不禁笑出来,“也是,学姐当真厉害,11年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现在又加上2年规培+3年的专业化培训。”

“进步总是要付出代价。”刘娜老成持重地一点头,心里却念叨着幸亏这位年轻人尚不知道她还有博士延期一年的人生履历,不然,那眼神里的同情色彩怕是会更加丰满了。“不好的是,工资低,博士和你们本科生、研究生工资奖金一致待遇。对比对比学姐,学妹,现在感觉,心理上格外平衡了吧。”

“也是。”黄英笑了笑。果真,幸福感很多时候是对比出来的,只要选对参照物。

“过几年肯定要被师兄师姐们笑话。当年他们一毕业便是进入自己的科室,闯出名堂,没这么多全院轮转的弯弯绕绕,现如今多已是科主任级别,低的也是副主任。要知道,过去,博士生,物以稀为贵。如今‘供过于求’。学姐我呀,励志做个扫地僧。”

“这心态不错,肯定行!”

“扫地僧可不是人人都做得来。要心智和意志力地同步化,尚欠缺。”刘娜一抬头,微微一笑,“到如今,梦想变淡了,过去想做科学家,也是当年考博的初心。目前嘛,只为生存。”

“学姐,你是博士,获得的是PHD学位,已经是名科学家。”

“是吗?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

“干脆去公司。听说收入可观。”

“我有好几个同学转行,更要命的是,还全是咱们医疗儿科界和妇产科界的稀缺动物。”

“啊?”

“他们是男生。”

“确实是稀有物种。学姐呢?”

“不舍得。在医疗界混迹十多年。算了,熬过就好。”

“刘大夫,”一位帅气的家长略带尴尬地走进来,“我想咨询一下我孩子的情况。”这是12床患有OTC疾病的患儿家长。整个病房中数这个小姑娘最漂亮,可是,却一直没有醒来,哪怕睁开眼睛也毫无意识,可能她的脑损伤已无法再修复。这个爸爸天天守着女儿,最是让刘娜感动,暗地里她还在遐想自己将来的丈夫也应该像他这般疼爱孩子。

“你想问什么?”

“孩子,还有救吗?”

“很多专家已经会诊过,你应该知道,这类疾病目前仍没有特效方法治疗,更何况这次感染导致她病情急剧恶化,从PICU出来的时候怕是脑神经已经出现了不可逆性损伤,所以这么多天来她都无法清醒过来。”

“我知道,只是希望,还有奇迹出现。”

奇迹,这一刻,刘娜似乎想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许多故事:本科刚开始实习时一位慈爱的母亲,那是刘娜见过最温柔的女性,得了子宫内膜癌。她幽默地告诉自己的儿子希望征得他同意把他胎儿期的房子拆掉;她说相信医生的决定,她浅浅地笑着,把生命交托给了所有医生。子宫内膜癌,已广泛转移,那天的手术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刘娜记得主任那么用心地帮她扫除每一处淋巴结。手术台上刘娜紧握拉钩、累得双眼发昏,可是心里却默默念着希望奇迹出现,让这位美丽的母亲活下去。肾病的女孩,刘娜记得她用小手紧紧握住自己,因为服用激素而逐渐圆鼓起来的小脸蛋笑得天真无邪,她是那么无助,刘娜甚至为了她早上天未亮跑到乾陵寺上香,祈求奇迹出现,不要带走这个已经失去父母的孩子。研究生时,那个活泼的大男孩,跑来归还刘娜的饭卡,说是再也用不到了,因为主治医生告诉他化疗已全部结束,看着那么聪明的孩子对着她这个老朋友露出灿烂的笑容,答应她有空再过来切磋棋艺,刘娜笑着与他拉钩作保证;然而那一刻刘娜怎么会不知道,他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孩子知道,她更知道,但是两个人都彼此欺骗着对方,许诺下下一次的棋局。刘娜曾经记过他们的电话号码,但是很多到后来都不曾打过,因为渐渐地,她明白所期许的奇迹在医学书上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更加不会存在。

多少个夜晚,她会望着天空流泪,轻轻呼唤喊着对不起,对不起,救不了他们,救不了这些孩子;对不起,不应该轻易承诺。自己是这样的无用。

面对重症疾病、复杂疾病,面对癌症、肿瘤,他们现在能做的仅是向死神投降,一次又一次。

十二年的时间缓缓过去,生硬的现实,逐渐恶化的医患关系,到如今刘娜学会了用客观和数据说话,习惯了用硬邦邦的现实交流;多少次的经验也教育她,不要任何承诺。

“是啊,或许会有奇迹。”刘娜望着这位年轻的父亲,看到他双目清澈却也露出几分疲惫。“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你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

“谢谢。”

谢谢,刘娜望着他:我又为你们做了什么,只是告诉了你一个残酷的事实。

或许,正如一位医者所说,我们需要同情心,但是我们却不能被同情心所麻痹。

“我想再给孩子一周的时间,如果没有醒来便带她回家。”

刘娜点点头,或许在她心里更支持他这种做法。在PICU 她见到过太多孩子,父母不愿意放弃,一根根的管道、一次次的操作维系着孩子的生命,直到最后时刻的油尽灯枯。很多时候医疗帮助患者的时候,各项操作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痛苦,但是若有一丝希望,忍耐值得;倘若当真到了最后的时刻,却是要松开手,让生命有尊严、安详地画上句号。也许,这仅仅是刘娜一厢情愿的想法。

本号由近百位医院管理专家及十几位医疗观察者发起,陆续推出思考医疗市场的原创稿子,兼做新闻。不少文章被转,凡是署名谭梅的稿子都是由本号顾问团所写,请按格式署名来源,格式为:医院院长微信公众号(yiyuanyuanzhang),谭梅,谭梅不是一个人。

沟通邮箱:yyyzwxgzh@163.com。对于来稿,默认为原创

学硕规培几年(医学学硕规培几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