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公共课(考研公共课在哪里阅卷)




考研公共课,考研公共课在哪里阅卷

在重庆市沙坪坝小学,有一门特别受孩子们喜欢的校本课程——小先生研究课程,这门课是在科学课程的基础上拓展升级而成。在负责人张健老师的带领下,课程着眼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式学习法(PBL),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领会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更高阶的思维方式。

名师档案

张健:沙坪坝小学综合学科教导主任,重庆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沙坪坝区小学科学中心教研组组长。多次在全国、市、区级赛课中获一等奖,主持主研市、区级课题10余次,在国家、市、区各级教研成果、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30余次。

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项目式学习(PBL)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以跨学科为特征,借助多种资源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问题的新型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方法,也适用于家庭教育的很多场景,值得借鉴。

01/

培养问题意识 激发创新动机

“为什么火还能够灭火呢?”“为什么森林救火通常要烧出一个隔离带呢?”这是新学期开学的课堂上,我校的“小先生研究课程”聚焦8月底重庆森林火灾,用项目式学习法展开的一次学习活动。问题切入法是项目式学习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孩子天生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项目式学习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和创新意识。在选题阶段,可以聚焦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即兴趣取向类,如为什么以火攻火威力无穷?可以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研究,即生活取向类,如怎样让酸奶美味更营养?也可以聚焦某个学科问题,进而开展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研究,即学科取向类,如怎样让我的过山车更刺激?还可以聚焦某个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即工程设计类,如怎样让四驱车跑得更快?

02/

巧设连环问题 搭建学习阶梯

项目式学习中的问题可能会大大超越孩子的原有认知,就需要巧妙地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再把小问题进行分类,形成问题链,从小问题引发的认知冲突入手,化繁为简、层层递进。

不同的问题,答案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呈现型、发现型、创造型

如“解密汽车发动机”这个主题项目,模拟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极具难度。但如果将问题分解为先认识发动机如何做功,这属于呈现型问题;再解决如何设计发动机模型,这属于发现型问题;最后解决怎样用乐高机器人器材搭建发动机模型,这属于创造型问题。这样每个问题都以原有认知为基础,通过补充与重建,形成新的认知体系。同时,学生也会养成深入思考、逐步分解、依次突破的思维习惯。

03/

强化实践探究 发展创新思维

“大家仔细观察,王莲的叶子背面有由许多粗大叶脉构成的骨架,骨架之间又有镰刀形的横隔相联接,这个像平时咱们看到的什么呀?”“像一座大桥的钢架,承受能力特别强。”在“王莲的启示”主题课程中,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地与老师探讨着。

孩子依据对王莲叶的观察,发现王莲叶的特殊结构,为它提供了强大的承重能力,可以将其应用到建筑中。

但是,在解释原理和应用实践中,他们可能会碰到诸如材料选择、方案设计、模型制作等一系列的问题和障碍。

项目式学习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不断地探究中及时总结、及时分析、及时修正,并通过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来实现。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要鼓励他们迎难而上、持之以恒,通过严密思考和严谨操作去不断探索与实践。问题解决的过程,恰恰也是创新思维不断训练的过程。

04/

启发批判思维 促进学习迁移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深度的学习模式。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孩子自觉养成反思与评价的习惯,不仅要自评还要互评;不仅要对研究对象、活动过程进行反思,更要对思维方式进行反思。

如在进行项目评价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推介展示,接受其他同伴或者家长的提问与评价。通过不断地陈述观点、接受质疑、进行释疑,初步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习迁移是思考和认知的一种方式,可以应 对新情景,解决新问题。

项目式学习中,比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可通过不断应用迁移进阶提升。

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孩子善于进行拓展和延伸,把创新能力应用于更广和更深的领域,并通过 “ 实践与创新,再创新与再实践 ” 的循环往复,使创新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文:张健 《时代信报·新家长》1069-1070期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

考研公共课(考研公共课在哪里阅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