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考上研究生难吗(二本考上研究生难吗知乎)




二本考上研究生难吗,二本考上研究生难吗知乎

“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从这句话来看,秀才似乎是一个很有才识和本事的人,他们在不出门的情况下,竟然都能知道天下所有事情,放到现代,那可真是了不得了。

可是我们平常在看古装剧时,又会发现里面的秀才大多酸腐愚昧,知识量也不算丰富,看起来并没有多大本事,那么,到底古代的秀才厉不厉害呢?放到现在又是怎样的学历?研究生能不能考上呢?

其实秀才是古代在选拔人才时的一种等级之称。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主要于科举制度为主。在汉朝时实行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也就是从民间挑选人才,可是当时的人阶级等级观念很深,所以大部分入朝当官的都是官宦子弟。

直到隋朝时期,科举制度才初现雏形,普通百姓可以自己报名参加科考,这就让更多人有了入仕的机会。不过由于隋朝存在的时间短,在科举制度尚未熟时就灭亡了,所以真正把科举制度发扬光大的还是唐朝。

而“秀才”这一称呼其实最早时并不是指科举中的一个等级,而是表示有用的人。直到隋朝时,秀才才真正成为了科举制度中的一个等级称呼。但秀才非常地难考,在整个隋朝时期,真正考中秀才的也不过十多个人而已,同那些古装剧里面满大街都是秀才的情况大为不同。

即便到了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已经日趋完善,但秀才依然是最难考的一个等级。在起初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全国每年只有一两人能考中秀才,光是从这一点来看,放到今天,研究生很可能都考不上,起码都要博士生才行。

那么,秀才为何如此难考呢?这是因为唐朝的秀才要考的科目太多,除了治国的策论以外,还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而且,当时唐太宗还曾明确规定,凡是被举荐的秀才没有通过朝廷考试的话,举荐的当地官员也要接受惩罚,这样一来,就没有人敢随意举荐秀才了,所以每年考中秀才的人也特别少。

但在现代,每年考上研究生的人数还是挺多了,而从这一概率来看,秀才就比研究生难考多了。

不过宋朝以后,秀才就比较容易考了,这不仅是因为门槛低了,还在于秀才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当时,凡是考中秀才的,不仅可以免除差徭,还能见官不跪等特权,这样一来,很多读书人更是铆足了劲儿地想要考中秀才,甚至有些读书人把参加科考当成自己一生的目标。

就比如范进,《范进中举》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当时,范进在五十多岁时才考中秀才,之后又花了十多年才考中进士,此时的范进已经垂垂老矣,他一生都在为考取功名而奋斗,为此他曾受尽折磨,无怪乎他中举后会发疯了。

虽然我们常常说“寒窗苦读”,但其实真正“寒窗”的人并不是很多,即便是在古代,很多读书人也并没有“寒窗”。因为在古代,一般能够去私塾读书的,都是家境比较好的人,他们有钱去私塾读书。

而那些贫穷的老百姓别说读书了,就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所以他们一心顾着谋生,根本没有空闲时间去读书。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普通百姓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出路也就是读书,只有读好书,将来在科举中中举,才有机会踏入仕途,成为一方官员。这也就是为何那些读书人愿意花一辈子的时间去考取功名的原因了。

不过功名可不好考,就拿晚清的曾国藩来说,他曾经考了七次,才成为秀才,并有了更进一步的机会。康有为也考了三次,洪秀全和袁世凯却一辈子也没有考上秀才。

总的来说,古代的秀才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是很难考上的,而一旦考中了秀才,差不多就等于半只脚踏入了仕途,同时他们也能够拥有一些特权,所以这才吸引了无数读书人为之奋斗。

而且古代秀才虽然社会地位并不算很高,但放在现代社会,他们的地位却相当高,差不多相当于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了。而如果依照古代考中秀才的概率来看,可能现代的研究生到了古代也未必考得上秀才,所以大家千万别被古装剧给骗了。

二本考上研究生难吗(二本考上研究生难吗知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