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3章 顾允成(第1页)

一、少年经历

顾允成生于无锡泾里,自幼家境清贫。其父亲顾学曾任乡里亭长,经营过豆腐粮米等小作坊买卖,为人豪放,颇多见闻,因而极为重视对顾允成及其兄长顾宪成的教育。顾允成自幼聪敏过人,十四岁时便师从张少弦。万历元年(1573年),他得补郡诸生。当时常州知府施观民创办龙城书院,顾宪成、顾允成兄弟双双被选送其中,得以在龙城书院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龙城书院的学习时光里,顾允成勤奋刻苦,广泛涉猎各类知识。书院的良好氛围和优秀的师资力量,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与兄长顾宪成在书院中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热情和才华。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学识,更塑造了他们刚正不阿、关心国家大事的品格。

二、中第遣归

万历十四年(1586年),顾允成赴殿试,其对策切中时事毫无隐讳。他性情耿直刚烈,在殿试中直言不讳地评议皇帝宠妃及立储之事。这一番言辞慷慨激烈,令阅卷官何心泉惊骇不已,甚至想弃之不用。幸得大学士王锡爵取阅后决定录取,但顾允成仅被置于榜末。

中进士后,顾允成尚未被授予官职。此时,恰遇南京督学御史房寰上疏诋毁海瑞。顾允成倍感愤慨,与彭遵古、诸寿贤联名上疏弹劾房寰,指出房寰是出于对贤者的妒忌而诬蔑正直的大臣。当时房寰诬告海瑞一事,朝中官员大多切齿憎恶,然而朝廷却故意维护,只象征性地批评了房寰。待到顾允成上书,朝廷即称房寰已被处分,而顾允成等人则被认定为越级妄奏。朝廷命夺去三人冠带,遣返归家反省,并责令九卿约束办事的进士,今后不得妄言时政。当时南京太仆卿沈思孝上疏替顾允成等说情,结果也被责罚。

三、复起再贬

南京御史多次奏荐,顾允成历任多职。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皇帝下诏“三王并封”,这一举措在朝廷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顾允成与张纳陛、岳元声合疏直谏,坚决反对这一决定。他们指出,自明朝建立以来,嫡长子被封王(而非太子)的事不曾有过,王锡爵怎能专断此事,皇上岂能违背祖训独创此事。此前已有朱维京、王如坚、涂杰、王学曾等官员进谏而被贬谪,但上书谏止的官员越来越多,皇帝知道不能全部惩处,只命遵旨行事。

不久后,吏部尚书孙鑨等因为再提此事而被责罚。顾允成又主持公道,上疏指责阁臣张位,还牵涉到王锡爵。张纳陛也随之附和上书。皇帝看后震怒,以忤旨罪名将顾允成贬为光州判官,张纳陛贬为邓州判官。

然而,顾允成并没有领旨赴任,而是选择请辞归家。他以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朝廷不合理决策的抗议和对正义的坚守。顾允成的这一决定,展现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和对原则的坚定执着。

四、随兄讲学

顾宪成革职还家后,兄弟二人讲学,江南学人闻风而至。他们修复东林书院,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东林会约》。顾允成出资建“小辨斋”,作为居息讲学之所。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顾宪成亦遭革职还家。兄弟二人决定从事讲学活动,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自万历二十二年至万历三十一年的十年时间里,顾允成与顾宪成一起在故里讲学。江南学人闻风趋赴,泾里客舍到处都住满前来听讲者。张泾在当时成为江南无锡地区学术思想传播的重要活动中心。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氏兄弟决定修复无锡城内的东林书院,得到许多地方人士乃至常州知府、无锡知县的资助和支持。同年十月,顾允成与顾宪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规定每年举行大会一、二次,每月小会一次。

东林书院修复后,顾允成与顾宪成常年寒暑不缀,早出晚归,为讲学奔忙。由于书院内江南远近士人云集,顾氏兄弟在主持讲会时既要与人发言讨论、酬答释疑,同时还要负责安排赴会学人的膳食寝居。当时无锡城内除东林书院外,顾家别无其他栖息之所。为便利讲学,免除奔波劳苦。顾允成于书院修复次年,出资在东林书院后购置一块宅基,建成“小辨斋”,作为他在城内的居息讲学之所。

东林书院的讲会活动影响深远。讲会定期举行,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各三日。推选一人为主导,讲会之日,仪式隆重,讲学内容主要为“四书”。讲授时,与会者“虚怀以听”;讲授结束后相互讨论,会间还相互歌诗唱和。东林书院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也是一个政治活动中心。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

顾允成与兄长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他们推行程朱,反对王学。制定《东林会约》,完善讲会制度。学术与政治相结合,密切关注社会政治。顾宪成写的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强调讲学不能脱离世道。东林书院在讲习之余抨击政治,评判权贵,以正义的舆论力量给朝廷施加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东林党人当时所传播“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共鸣和反响。东林书院虽历经千年,多次翻修,但依然保留着最初始的样貌。这里清幽、静谧,游客稀少,环境优美。书院大门始建于万历年间,门头是“东林书院”四个大字,门的左右是一副对联,对联的内容是:此日今还再,当年道果南。走进东林书院,迎面看到的是一座石牌坊,也被称为马头牌坊。上面有精美图案,牌坊的正面是“东林旧迹”,反面是“后学津梁”字样。再往里面走可以看到泮池,始凿于明万历三十二年,池上有石桥,是讲学的象征建筑。

东林书院最值得一看的是这里的“教室”,也就是历代学者在东林书院入座讲学的地方。有丽泽堂、依庸堂、晚翠山房、小辨斋和再得草芦。丽泽堂是学者顾宪成亲自取得名字,在这里讲学听讲的人非常多,当时很多的吴越江南人士都纷纷到这里来听讲讨论,盛况空前。依庸堂也是万历年间建成的,由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写的那首非常有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在依庸堂内。小辨斋是和丽泽堂、依庸堂同期所建,是学者顾允成读书讲学处。晚翠山房和再得草庐是后来建设的,建于清代,为书院讲学书斋之一。是一些清代学者的讲学之地。这些讲学堂至今保留着原来的风貌,虽然朴素,空间不大,摆设只是一些桌椅,但特别让人能够感受到书香气。置身其中,仿佛当年顾宪成等学者在这里讲学的场景都能一一浮现在眼前一般。

五、逝世追封

万历三十五年,顾允成病逝于小辨斋,享年五十四岁。他的一生,刚正不阿,为了心中的正义和理想,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

顾允成在政治生涯中,多次因直言而遭贬谪。然而,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在被遣返归家后,他与兄长顾宪成一起讲学,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们修复东林书院,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东林会约》,吸引了众多江南学人。

顾允成的逝世,是东林学派的一大损失。但他的精神和思想,却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启年中,朝廷追赠他为光禄少卿,这是对他一生功绩的肯定。

顾允成虽已离世,但他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被后人铭记。他的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以及对学问的执着追求,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六、主要成就与历史贡献

顾允成的主要成就与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建东林书院,推动学术发展

顾允成与兄长顾宪成一起复建东林书院,成为“东林八君子”之一。东林书院在明朝学术思想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顾允成自幼家境清贫,但在父亲的重视和培养下,与兄长顾宪成一同接受良好教育。他们在龙城书院的学习经历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政治生涯中,顾允成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然而,这些挫折并没有阻止他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学术的热爱。被遣返归家后,他与顾宪成决定从事讲学活动,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万历三十二年,顾氏兄弟决定修复无锡城内的东林书院,得到了许多地方人士乃至常州知府、无锡知县的资助和支持。东林书院修复后,顾允成与顾宪成常年寒暑不缀,为讲学奔忙。他们主持讲会时,既要与人发言讨论、酬答释疑,又要负责安排赴会学人的膳食寝居。为便利讲学,顾允成于书院修复次年,出资在东林书院后购置宅基,建成“小辨斋”,作为居息讲学之所。

东林书院的讲会活动影响深远。讲会定期举行,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各三日。讲授内容主要为“四书”,与会者“虚怀以听”,讲授结束后相互讨论,还会歌诗唱和。东林书院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也是一个政治活动中心。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顾允成与兄长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推行程朱,反对王学。制定《东林会约》,完善讲会制度。学术与政治相结合,密切关注社会政治。顾宪成写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强调讲学不能脱离世道。东林书院在讲习之余抨击政治,评判权贵,以正义的舆论力量给朝廷施加压力。

二、倡导爱国实学思想,影响深远

顾允成一生孜孜以求,探究儒家理学思想。他以讲学召唤社会,以实际有用的学术思想鼓舞指导人心,革除当时朝野积弊,振兴吏治,拯救国家。顾允成等人倡导的爱国实学思想是对晚明社会变化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力量。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其编订的《明儒学案?东林学案》中,将顾允成列为“东林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排名靠前,位列第五。顾允成是对东林学派产生、形成、并逐步完善的重要核心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和成就,至今仍受后人景仰推崇。

三、刚正不阿,直言进谏,为忠臣发声

顾允成性情耿直刚烈,在殿试中直言不讳地评议皇帝宠妃及立储之事,仅被置于榜末。中进士后,尚未被授予官职,便因南京督学御史房寰上疏诋毁海瑞而愤慨,与彭遵古、诸寿贤联名上疏弹劾房寰,指出其出于对贤者的妒忌而诬蔑正直大臣。虽朝廷故意维护房寰,称其已被处分,而顾允成等人被认定为越级妄奏,夺去冠带,遣返归家反省,但顾允成的正义之举在朝野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在“三王并封”事件中,顾允成与张纳陛、岳元声合疏直谏,坚决反对。后又主持公道,上疏指责阁臣张位,还牵涉到王锡爵。虽因此被贬为光州判官,但他未领旨赴任,而是请辞归家,以行动表达对朝廷不合理决策的抗议和对正义的坚守。

顾允成的一生,刚正不阿,为了心中的正义和理想,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他的逝世,是东林学派的一大损失。但他的精神和思想,却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启年中,朝廷追赠他为光禄少卿,这是对他一生功绩的肯定。顾允成虽已离世,但他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被后人铭记。他的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以及对学问的执着追求,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喜欢群英荟萃合集请大家收藏:()群英荟萃合集

家族崛起:云梦  重生65,女儿别怕,爹爹有系统  宜修:这个皇后爱谁谁,我不当了  九域剑祖  逆序达米安的小狼人[综英美]  饲蛇[女尊]  心动7:参加恋综,你直接领证?  雷鸣七式  网王:因左脚踩空而重生打网球!  穿越后把奇犽当5t5代餐了  雪将尽  纳萨力克的灾厄龙王  蔚蓝档案的骑士老师  苦情女配她脚踩剧情头顶弹幕  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足球:我给自己加点  她岂止是京城大佬  赵二驴的降妖之路  白夜浮生录  有系统的红三代你怕不怕?  

热门小说推荐
太古剑尊

太古剑尊

并指青云,气吞幽冥。大道交错,剑者独尊。这是一个人和一把剑的故事!红尘三千丈,琉璃染天香。群雄共逐鹿,剑尊掌苍黄。剑的真谛,万年之秘,以血海无涯重铸登天之路,以亿万枯骨再炼剑道经书。一切尽在太古剑尊。...

大豪门

大豪门

馅饼,说好的豪门风云世家恩怨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江湖快意儿女情仇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纨绔嚣张衙内跋扈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狗血装逼扮猪吃虎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医卜星象天机莫测呢?嚓,你有完没完?有,都有!不会自己看书啊?好,我看书去了,看得不爽,削你!那看得爽了呢?要不要给票?...

下山第一天就撞鬼

下山第一天就撞鬼

时锦从小长在白云观,十五岁时跟随萧家家主萧鹤川回京。二十二岁的萧鹤川看着面前娇娇小小的小孩儿你跟着行远叫我爸爸也可以。眼底毫无波澜的时锦你要是觉得你七岁的时候能生下我,我是不介意叫你爹的。萧鹤川二十五岁的萧鹤川面对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时锦锦锦时锦爹爹萧鹤川卒...

三胞胎死后,我嫁给了渣前夫他小叔

三胞胎死后,我嫁给了渣前夫他小叔

老公小青梅养的狗害两岁女儿得了狂犬病送医。渣老公却为了救他的小青梅和三只狗,延误了救女儿的黄金时间最终惨死医院。同一时间,婆婆的不看管,致使家里的大宝小宝溺死游泳池中。安抒抒痛失三个孩子,一夜白了头。从此,她褪下过去无用的温婉懂事,将自己磨炼成锋利见血的利刃,一刀一刀将恶人凌迟。葬礼上,缺失父爱的孩子们,到死也没等...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年代58:进场成为食堂采购员

年代58:进场成为食堂采购员

脆皮大学生李友仁玩着一款生存游戏时,一道绿光在头顶浮现,刺眼的绿光让李友仁闭紧双眼,感受到刺眼的光芒消失,李友仁已经来到了1958年。李友仁在这红火的年代面对历史的浪潮,他会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