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能够得到皇帝的恩宠,对于臣子来说是最幸福的事之一。
刘邦就很喜欢易承,还是那种从骨子里的喜欢。
在正殿接见后的当天下午,刘邦就敕封易承为骊阳侯,所属骊山东绣县,食邑三千户。
这可谓是恩荣至极。
要知道当年跟随刘邦打天下的也有几十万人,最后封侯的不过一百四十三位功侯,而且食邑超过三千户的不过四十九人。
易承这辈子重生的陈耳,只是一场堂前奏对,就能获得如此重赏,足可见刘邦对易承的看重。
其实刘邦之所以如此重赏,还是多亏易承上辈子重生为燕枝时做的那些事。
因为当年易承的预测,坐实了刘邦受命于天的正统性。
这东西的价值无法用任何财富衡量,后世董仲舒就是靠着这东西令汉武帝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超然地位,由此可见,君权神授对皇权的稳固作用是统治者最为看重的。
而且易承编造的故事——龙授天命,要比原本历史上刘邦编造的赤蛇斩白蛇的故事还要传奇。
起兵这么多年,刘邦早已是大加宣传,汉朝的朝堂上,所有臣子都知道汉王在刚起兵时,就有道门理综传人宣称汉王乃真龙天子,起兵八年后可得天下,并且留下四个锦囊。
靠着那四个锦囊,汉王真就成为天下之主。
这在封建时代简直就如同神迹。
别说老百姓和士兵了,就连张良、韩信、萧何这些人杰也都表示过燕枝所测,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能及也。
其实就连刘邦自己独处时,他都有点迷糊。
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自己最清楚。
三十五岁之前,他就是个很普通的普通人。
他也要吃饭拉屎睡觉,他也是两个眼睛一张嘴,和别人没什么不同,比起项羽、彭越、英布这些人,武力上完全打不过;比起张良、韩信、萧何,刘邦也不敢说自己在计谋上能赢这些人许多。
可偏偏成为天下之主的却是他。
所有人都只能服从他的号令,四海之内,皆是他的领土,这种坐在权利之巅的感觉既让他迷醉,又让他忧虑。
天下打下来了,所有人都要分功。
刘邦不是个小气的人,事实上,当初起兵的队伍除了燕枝给他组建的保安团部队,剩下的基本都是靠利益关系拉拢到自己这边的利益集团。
鬼谷弟子郦食其就曾向刘邦说起过,项羽失败就是因为太小家子气,将士们有功就应该封赏,可项羽却把官印紧紧捏在手里摸来摸去,印角都磨圆了也不舍得给,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自然就没人愿意跟他干了。
刘邦深以为然,所以他对自己的手下非常大方。
这些人愿意带兵跟自己打天下,图的什么?不就是图个钱权地位,封妻荫子,为子孙后代谋个荣华富贵嘛,他们要自然就给。
在建国之初,刘邦一共封了七个异姓王。
燕王臧荼、韩王韩信、赵王张敖、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
封王之后,又一个问题摆在刘邦面前。
大汉国究竟要走哪条路?
是周制还是秦制?是邦国还是帝国?是封王还是郡县?
这东西没人能帮刘邦解答,这种国家大方向的政策问题,手下的谋臣可以议论,但最终拍板决定的还是刘邦。
吕布的游戏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靖难攻略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大清话事人 风水之王 超时空史记 织明 山洞奇遇 唐时明月宋时关 我的供应商来自影视世界 晋末长剑 水浒之小孟尝 这个武圣只想当官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穿入维京当霸主 守秘人程式 雏鹰的荣耀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顽贼
脆皮大学生李友仁玩着一款生存游戏时,一道绿光在头顶浮现,刺眼的绿光让李友仁闭紧双眼,感受到刺眼的光芒消失,李友仁已经来到了1958年。李友仁在这红火的年代面对历史的浪潮,他会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呢。...
上辈子一尸两命,横死荒野,死不瞑目。冤种老公撕心裂肺,痛不欲生,跳海殉情。重生归来,各路妖魔鬼怪齐齐上阵要她离婚。可她只想要他,爱他,宠他,哄他,撩他,诱他。老公要亲亲,要抱抱,要要要什么?要你。都说御枭寒嗜血成性,偏执成魔,却不知他宠妻无度,令人发指。只要他有,只要她要,身给她,心给她,命也给...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你知道冰和一根香蕉融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吗?我面前这个一口一个小冰球的蜥蜴会告诉你答案。但如果把电池和苹果以及苦瓜融合在一起,不仅变的难吃,还能让人拥有放电的时候身体会变绿的超能力!而当叶问拿着用牛粪,兔子毛,蝾螈,水熊虫,魔鬼辣椒和伟哥制成的动物系果实询问眼前这个被前女友戴绿帽,被现女友出轨他老爸,并且生下了他...
论穿越到甜宠文大结局后是一种什么体验?姜澜雪表示,这金手指压根没用。原身入宫三月,却从未见过宣宁帝,因此,后宫嫔妃压根没将她放在眼里。不曾想姜澜雪穿越第一日就被召侍寝了,对此,众人依旧摇摇头表示不用担心。哪知接下来一连三日,宣宁帝都流连在姜澜雪的清光殿中。对此,众人表示,这不可能,肯定是因为齐王妃的缘故,陛下定然是...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