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妥当。而这时距高宗去世还不满一百天,一切就发生在他的灵柩不远处。
八月十一日,高宗终于入土为安,睡进了他的乾陵,可以对地面上妻儿子孙们的事情眼不见心不烦了。
此时的武后,已经迅速地掌握了王朝的军政要害。对于这些,武后的侄儿武承嗣满心欢喜,他期待自己也有登天的那一日,却又从父亲和表兄弟们的遭遇中明白姑母不容他人染指权力,冥思苦想之后他奏请追封武家先祖为王。武后当然乐于光宗耀祖,打算照办。
裴炎得知此事,立即劝阻说:“太后母临天下,应当凡事至公,不可以私偏自己的亲属。难道忘了汉朝吕氏家族是怎么败落的吗?”
武后反驳道:“吕雉将权力交给亲属生者,所以才会败;我只不过是追尊亡者,有什么关系!”裴炎坚持道:“凡事都要防微杜渐,怎么可以随便呢!”武后根本不听裴炎的那一套,坚持追尊了自己的祖先,只是稍打了个折扣,把七代祖减为五代祖。死了五十多年的武士彟成了魏王,而武承嗣做为武家的继承人,不动声色地也就轻易成了新任魏王。
在此之前,武后已经将唐王朝的旗帜、官职名称、服色、都城名、纪元全部改了个遍,如今再追尊诸祖,隐然已有改换天下的气象。不过这一切看在众人眼里,却并没有多少意外。原因很简单,高宗在世时,李唐王朝的这些职官舆服城名纪年,早就被来回地改过多次,大家早已看花了眼。至于追封武后祖上,那更是高宗常办的事,人们早已习惯成自然了。
不过无论如何,皇帝正当盛年,却由太后临朝称制,也太说不过去了。李唐宗亲都对诸武心惊胆战。可叹的是李唐王朝经过三代皇帝之后,龙子凤孙们大多数已经完全没有了祖先的骁勇,面对武太后的所有举措,他们都只能在心里愤愤然,却只能束手待毙,没有一个敢站出来反对。朝臣也是一样,武太后虽然为所欲为,却并没有伤害到他们的利益,反而多有封赏,再加上畏惧身边人告密,就更不管闲事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武太后的赏赐。李勣(本姓徐)的孙子李敬业、李献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簿骆宾王、盩厔尉魏思温等人就在武氏临朝后分别因犯事被贬官出京去南方。途中众人聚于扬州,都为自己丢官去职愤愤不平,对武后牢骚满腹,议论之后一个大胆的主意冒了出来:以匡复庐陵王李显为名起兵造反,讨伐武后。于是,一篇极尽谩骂之能事的《讨武檄文》出炉了。檄文所到之处,果然也很有效验,旬日间就聚了十余万人马。
李敬业刚一造反,武后就下令改其李姓为徐姓,檄文也被武太后看见了,对其中的内容她不以为然,但其中文才却颇令她惊叹,问身边人:“这文章是谁写的?”左右答:“骆宾王。”武太后不禁叹息道:“这就是宰相的过失了。这人有如此才华,怎么会流落贬官?”
骆宾王虽有文才,却没有从政领兵之才,徐敬业也不例外。庐陵王李显这时远在湖北房州,怎么可能联络得到扬州?“匡复庐陵王”的旗号很快就不管用了,“匡复府上将”也眼看就干不下去。于是新的主意又冒了出来:徐敬业不知从哪儿找到一个长得与章怀太子李贤相象的男人,对众人声称:“故太子没有死,逃亡在此城中,命令我等起兵。”这名倒霉的帅哥从此就被徐敬业等人摆在了台面上,成了他们挟持的傀儡。不知道他心里有何感想,是不是应该长叹自己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长得太一表人材,结果“红颜薄命”?
徐敬业造反,从口号到檄文都前言不搭后语,如今又搞出一个“章怀太子”,就更漏洞百出。朝臣们即使反对武后举措,也不可能以为徐敬业等人是正义之师。徐敬业刚一起事,高宗朝的旧臣武将们就纷纷领命出征,徐敬业很快就招架不住。
前方打成一片,后方也没闲着。
武承嗣在请封先祖之后,又和堂弟武三思(武元庆之子)一起向武后进言,认为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是李唐宗室中最有声望的,当此谋反之时恐怕将会不利于武后,劝武后找个岔子诛杀了事。武后深以为然,与宰相们商议。结果刘祎之、韦思谦都默认,若不是裴炎坚决反对,两位李姓亲王就死到临头了。韩王鲁王逃了生路,武后对裴炎的印象却更恶劣了。
武后又向裴炎讨教征徐之计,裴炎答道:“皇帝已经年长,却没有亲临朝政,而是由太后称制,所以才会被小人找到可乘之机。假如太后能返政,那么徐贼就会被不攻自破了。”武太后哪里愿意归政!何况权力之弓一但张开就不能收回,只有权力才能保证她平安,否则的话,只怕今天交出权力,明天就会被儿子秋后算帐要了命。裴炎这席话终于彻底惹恼了武太后,再加上徐敬业的同党监察御史薛仲璋正是裴炎的外甥,于是他终于被“造反”的罪名丢进了监狱。
由于武后对他并无必杀之心,所以有很多人劝说裴炎改变立场,不再提太后归政之事,以保全性命。裴炎一生为了功名权势,曾经做过很多不光彩的事情,然而这一次他终于坚守了自己的信念,面对死亡也坚决不肯妥协,回绝众人的好意:“宰相下狱,安有全理!”
对于裴炎参与造反的说法,朝中议论纷纷。很多文武官员都向太后力谏,表示裴炎绝无造反的可能。武后答云:“裴炎造反有据,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进谏者激愤之下冲口而出:“如果裴炎都造反了,那我们也都是造反的了。”武后的回答妙极:“朕知裴炎反,知卿等不反。”
几天后,郎将姜嗣宗奉命前往长安,见到了留守的刘仁轨。刘仁轨向他询问洛阳城中发生的事情,姜嗣宗一五一十都说了。刘仁轨虽然年老,心里却比谁都清楚,一听事情起因,就明白裴炎入狱的真正原因:绝非谋反,而是主张太后归政。他意识到武后接下来很可能会查勘众人对此事的看法。老儿正在烦恼如何洗脱武后可能对自己的疑心时,却听到姜嗣宗自吹自擂地加了一句:“其实我早就觉得裴炎行动有异了。”刘仁轨追问道:“你真的早有感觉?”姜嗣宗不知死活地坚持自己的英明:“当然!”刘仁轨立即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不动声色地说:“我正好有事奏报太后,请你帮我捎奏章去。”奏章就这样通过姜嗣宗的手交到了武后面前。
奏章的内容是:“姜嗣宗早知裴炎造反,却不曾告发。”
武后看完,心领神会。立即命人将刚刚才进呈奏章的姜嗣宗绞死于都亭。姜嗣宗直到死,也想不通怎么那个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头儿竟是老奸巨猾的狐狸,竟拿自己的性命向太后表了忠心。姜嗣宗的死讯传至洛阳,刘仁轨放下了心,知道太后嘉许了自己的态度,不会再将自己列在裴炎之后的打击名单了。
十月十八日,裴炎被斩于都亭。签发处决令的武后心里明白,裴炎并不是死于谋反,而是死于主张太后归政。裴炎原本是一直偏帮自己的,如果连他都主张自己必须归政,那么朝臣中还有谁会站在自己一边?
裴炎一案,使那些多次营救过或为他说过好话的大臣,几乎都受到株连。凤阁侍郎胡元范,被流放到琼州(今海南岛)并死在那里。程务挺也被处决,纳言刘齐贤被贬为吉州长史、郭待举由礼部侍郎贬为岳州刺史。在这些死于非命的文武官员中,最令人扼腕的莫过于程务挺,他是公元685年2月5日这天被处死在他坚守了半生的战场上的,他的死讯传出后,闻其名即丧胆的突厥人喜出望外,欢宴数日。而老谋深算的刘仁轨,则以姜嗣宗的性命为代价,平平安安地在次年以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之衔寿终,享年八十五岁。武后追赠其中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并赐其家封邑三百户。还为他停朝三日、命京官们一律前去吊唁。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参谋长日记系列(全) "卐"字旗的陨落 月皎皎 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 干物妹也要当漫画家 凋落的红颜--中国历代后妃往事 中国历代名女 奇女卷 全能漫画人生 穿书之霸爱男配 黑白记忆 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 张学良与随军夫人谷瑞玉 中国涉外事件秘闻 九龙策之九霸王 明宫绝恋 九龙策之八崩云 毒女妖娆:傲世狂妃 霍尊者 我的lol生涯
星际指挥官薛棠一朝穿越,成了即将下堂的嫡妻。丈夫秦眀渊失踪,外,有奸佞小人世家大族对秦家的权势虎视眈眈,内,有三个不学无术的小叔子和一个长歪了的小姑子,薛棠闭了闭眼,和离什么的先放一放,被原主带歪的这些废物必须领回正道,快被原主败光的家业也要抢救回来。众人纷纷诧异。那个刁蛮跋扈贪图享乐的女人,为何一下变得又美又飒?...
一朝穿越七十年代,成为了一个将要遭受迫害,面临下乡窘境的物理教授的女儿林听绾,无奈之下被迫相亲!据说那人比她大八岁带三个娃,还不能生育!别人避之不及,林听绾见之却眼前一亮,宽肩窄腰大长腿,一身正气不说,还是个妥妥的纯情小狼狗!结婚后,众人八卦的DNA启动!听说了吗?陆云铮带回来一个漂亮媳妇,可这后妈不好当啊...
老公小青梅养的狗害两岁女儿得了狂犬病送医。渣老公却为了救他的小青梅和三只狗,延误了救女儿的黄金时间最终惨死医院。同一时间,婆婆的不看管,致使家里的大宝小宝溺死游泳池中。安抒抒痛失三个孩子,一夜白了头。从此,她褪下过去无用的温婉懂事,将自己磨炼成锋利见血的利刃,一刀一刀将恶人凌迟。葬礼上,缺失父爱的孩子们,到死也没等...
书友群914925527无尽混沌,万界沉浮。紫胤界,妖魔肆虐,苍生涂涂。又有仙族宗门林立,护持人族繁衍生息。陈念之携一卷道经转世而来,化作陈氏仙族弟子,从此踏上了艰辛修行,逐道长青之路。PS百万字老书高订近万,质量有保证,放心追书。...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嘿嘿,我就吃个瓜,没想到把自己搭进去了!Σ°△°︴秦泽一朝得金手指,以为是末世降临却不成想穿越到盗墓世界,熟知剧情的他本想当一个吃瓜路人甲,却被人揪住命运的脖颈,被迫无奈他只好选择入局。同时,他也有了一帮过命交情的好兄弟,但他没想到的是他以为的兄弟情,慢慢地变质了而本人却傻乎乎的,不自觉落入灰狼们...